} 南通市“知联侨”海外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资讯信息 > 政策新闻
为绿色未来而创新!
来源:知产库        上传时间:2020-07-21                  字体:

        传统上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环境的保护经常会形成对立的态度,甚至认为两者水火不容、相互排斥。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自18世纪以来不断发生、一波又一波的工业与产业革命一方面对人类的经济与社会带来了几千年来所从未见过的彻底改造,开创了各种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则对整体的环境造成了空前的污染,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后果。而在背后形成与带动工业革命的一个主要工具就是知识产权。

         过去的一些重大科技创新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社会上的燃眉之急,但却往往同时制造出了许多新的而且程度更为严重的大问题。

        关于化学肥料。例如德国的弗里茨・哈贝尔博士(Fritz Haber,1868-1934,原籍波兰,见下图)发明了将氮与氢以人工合成为氨的“哈贝尔—博施合成法”(德文是Haber-Bosch-Verfahren),并成功将其工业化成为制造化学肥料与炸药的主要途径,至今依然还被各地广泛使用,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肥料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人类的粮食不足危机,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让全球人口在20世纪从16亿激增到60亿(如果不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人口甚至可能会接近百亿的门槛)。

但是也造成了对于水土资源的重大破坏,导致无数的地下水、湖泊与河流都不再能够饮用,也让蓝绿藻类滋生,把水中的含氧物吸收殆尽,并释放微囊藻毒素,让其中的生物无法生存,也连带影响到整个生态链条,威胁到无数物种的基本生存,最终包括人类都受到了危害。[3]

        关于毒气。哈贝尔博士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发明是毒气,他和他的对手——也是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的弗朗索瓦�奥古斯特�维克多�格林尼亚(Fran�ois Auguste Victor Grignard)——所开发出来的各式毒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导致将近一百万人死亡。因此,这位了不起的发明者也同时成了极具具争论性的人物。        又如美国的托玛斯‧米格利博士(Thomas Midgley, Jr.,1889-1944,见下图)的两个经典发明专利——含铅汽油(化学名称是四乙基铅Tetraethyllead)与氟利昂(Freon,化学名称是氟氯烷chlorofluorocarbons (CFCs))——前者解决了汽车引擎经常会因为燃烧不均出现“爆缸”抛锚的问题;后者则成为最为经济有效的冷媒,被广泛使用到各种的冷冻需求。这让他在世时获得了各种荣誉,包括获得美国化学界的最高奖项,并后来成为美国化学学会的会长,也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这两个发明创新却也同时创造出了前所未见的空气污染,导致全人类为了满足眼前的需求与便利却在后端付出惨痛的代价。米格利博士也从被视为继爱迪生以后最伟大的发明家瞬间逆转成了世纪的罪人和发明界当中的超级丑角。

         关于含铅汽油。由于各种需要使用汽油来发动的马达或引擎都改采这种安全性高的添加燃料,结果导致整个大气层当中竟然出现了铅,而且在很短时间就已严重超量,让全球所有的人至少经过三代都得了程度不一的铅中毒。这样的世代连续中毒情况一直要到上世纪80年代各国开始陆续禁止含铅汽油才逐渐获得改善,但前后还要再经历将近30年的时间才逐渐回复到之前的原状,但是大规模的伤害已然造成。

         关于氟利昂。由于其分子的存在周期可以从20年到100年不等,这个物质与其他化学冷媒的大量排放直接对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造成了长期性的破坏,助长了全球暖化,也因此让具有破坏性的特定波长紫外线不再受到阻隔,可以长驱直入到地表,导致人类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甚至眼盲的比例显著增加。这个问题一直要等到《蒙特利尔议定书》在1989年生效,全面禁绝氟利昂等化学冷媒的制造和使用后才逐渐获得改善,但是预期至少还要到2075年,也就是前后一共86年的时间,才能让地球的臭氧层慢慢回复到1980年以前的水平。[4],[5]

         历史已经表明,往往在当时被视为增进人类福祉的重大创新或科技发明却也同时会严重威胁到生态保护和人类自身的健康和长远的福祉。包括全球暖化等至关迫切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认定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因为人类的科技所导致。[6]

        关于科技与环境的冲突。能源开发与散布的科技催化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规模与力道巨大的机械工具铲除了大批的林地,前述的各种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则又进一步激化了地球大气温室效应的形成与水土资源的流失。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要戴上有色眼镜来评价各种科技的创新和发明,因为要有效处理并解决当前的环境生态保育问题,我们显然还更需要依赖科技做为主要的手段。

        关于技术中立。既然是作为工具和手段,就必须认知:我们原则上根本无法用人类当下的观点和社会价值去对任何工具本身做任何的价值判断。关键还是在于人们自己的行为——看我们要如何去具体运用一个技术或工具。同样是一把刀,它可以帮助人们成就令人惊艳的美学雕塑、烹饪艺术,还可从事医疗奇迹,挽救生命,但也可以成为一把凶器,制造出无数的战争冲突与人间悲剧。换句话说,几乎所有的创新技术都可能是把双面刃,端看要去如何运用。反过来说,这也正是“技术中立”原则的体现。

        关于技术中立的例外:如果一项技术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他人从事侵权或伤害,或者除了从事侵权或伤害之外没有什么其他明显的目的存在,这就不再属于技术中立的范畴了,而需受到严格的管制甚至被完全排除。因此,“技术中立”原则并不是绝对的。

         既然认知到创新科技其实都是双面刃,历史的经验让我们学习到,要改变甚至反转当前的全球暖化与生态保护形势,更需要我们一方面把眼光放远,不再只求近利。

        我们愿意牺牲什么?另一方面要更加谨小慎微的去认识和评估每个技术所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审慎权衡,我们究竟愿意牺牲什么来换取什么?例如,面对全球暖化,人类是否要改种并扩大能够抗拒更为炎热干燥环境的谷物?其中所涉及到的基因改造又可能产生如何长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解铃还是系铃人。过去的技术与创新正是我们当前遭遇问题的根本所在,而要处理甚至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的核心要素还是科技创新。究竟要让相关的知识产权成为帮助解决问题的助力抑或阻力,关键全在于我们自己——究竟我们是否真正学会了如何善用与慎用,从而可以把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交付给我们的下一代?


* 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执行长,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客座教授。本文不代表作者服务单位意见。

[1] 其原文为:“[T]o highlight the role and con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as well as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in this field of human endeavor”。之所以选定426日,是为了纪念该组织的宪章《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Convention Establishing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是于1970年的当日生效(按:该公约是于196771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签订,后于1979102日修正)。参见WIPO General Assembly,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 Memorandum of the Director General, WO/GA/26/1, July 26, 2000; Twenty-Sixth (12th Extraordinary) Session: Report adopted by the Assembly, WO/GA/26/10, October 3, 2000, p. 32 (Item 18 of the Consolidated Agenda, �� 115-135)

[2] 参见https://www.wipo.int/ip-outreach/zh/ipday/index.html

[3] Sarah Simpson, Nitrogen Fertilizer: Agricultural Breakthrough—And Environmental BaneScientific American, March 20, 2009, available at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nitrogen-fertilizer-anniversary/.

[4] 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 concluded at Montreal on 16 September 1987, 1522 U.N.T.S. 3 (1997), available at https://treaties.un.org/doc/Publication/UNTS/Volume%201522/volume-1522-I-26369-English.pdf.

[5] Ross Pomeroy, The Genial Scientist Who Almost Destroyed the PlanetReal Clear Science, October 28, 2013, available at https://www.realclearscience.com/blog/2013/10/the-well-meaning-scientist-who-destroyed-the-planet.html.

[6]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Global Warming of 1.5�C, An IPCC Special Report on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of 1.5�C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and related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pathways, in the context of strengthening the global response to the threat of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fforts to eradicate poverty, A.1, at 3, available at https://www.ipcc.ch/sr15/download/.